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共同探討「智改數轉」背景下的智能製造數字化人才培養,7月14日-16日,「智能製造時代背景下數智化人才培養論壇」在西安工業大學隆重啟幕。中國仿真學會、西安工業大學、太原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昌大學、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秦皇島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的重要領導,以及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RT)等多家企業負責人出席。本次論壇由中國仿真學會主辦,西安工業大學承辦;由西北地區高校工程訓練研究會、教育部工程創客教育虛擬教研室西北區教研組支持;由SRT、美雲智數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竹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全程協辦,是一次具有深刻意義的年度教育盛會。數據顯示,本次論壇共吸引了來自智能製造、數字仿真領域專家,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智能製造專業群院系領導、專業帶頭人、工程訓練中心負責人、相關專業骨幹教師等近200人參會。
1. 「智造」人才如何培養?
智能製造融合了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要進一步推進智能製造的轉型升級,就亟需培養一大批在此領域跨界融合的創新人才。可以說,智能製造產業人才是把「藍圖」變為「現實」的關鍵因素。
西安工業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教務處處長閆莉為論壇致歡迎詞時指出,智能製造時代背景下,數字化人才培養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重要路徑,具有特殊意義。隨著數字經濟、數字產業的蓬勃發展,人才培養如何把握數字時代的發展趨勢,如何主動轉型、立足大勢、面向未來,不斷縮小數字鴻溝、釋放人才數據價值,這是高校人才培養面臨的重要命題。希望此次論壇,能夠進一步加強校企間的對話交流、研究合作和資源共享,共同為全面推進高水平數字化人才培養、加快建設現代製造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仿真學會機器人系統仿真專委會秘書長於泓從製造業面臨的一系列嚴峻挑戰入手,為本次論壇致辭。於泓表示,智能製造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那麽如何創新智能製造產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將成為全行業的共同命題。本次論壇立足於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對於培養智能製造產業人才的社會思考,我們應該聯合起來實現智能製造人才培養的學校教育、企業培養、社會普及三個方向的全方位覆蓋。
此次論壇既是一次廣泛交流的教育專場,又是協商校企大計的拓展平臺,受邀嘉賓紛紛為智能製造人才發展獻計獻策,並進行成果展示。
▲ 西北工業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主任蔣建軍分享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 南昌大學工業互聯網研究所主任李潭以「工業元宇宙模式、技術與產教融合應用初探」為題,重點解答了工業元宇宙對數智化人才培養的TrAiN賦能。
▲ 西安工業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工程訓練中心主任程文冬介紹了新工科視域下基於「智造創新工場」勞動教育新形態研究與實踐。
▲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黃敦華解讀了機電專業群建設實踐與探索。
▲ 秦皇島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主任郝景樓為現場嘉賓帶來(工藝+設備+人才)數字化=智能製造元宇宙的主題演講。
▲ SRT軟體機器人CEO高少龍圍繞「集成電路技能人才培養」 做了重點闡述。他表示,半導體技術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在「大科學、大製造」背景下,需要大力推動職普融通、科教融匯,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科技創新結合起來。
▲ 美云智数数字研发事业部总经理孔凡实针对“数字孪生 万物互联-美的一体化工业仿真平台的应用与实践”为在座嘉宾做了精彩讲解。
最後,太原科技大學副校長馬立峰重點介紹了「山西省傳統製造業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產教融合探索與實踐」,引發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新路徑的重點關註。
2. 參觀中探尋智造新路徑
下午,現場嘉賓參觀了西安工業大學校史館兵器館,並來到西安工業大學智造創新工場進行現場交流。
製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正在加速前進。在此背景下,西安工業大學經過兩年探索實踐,已逐步建成以「智造創新工廠」為樞紐的數字智能化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與實施新路徑。
3. 智造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
論壇開展當天,在眾多智能製造領域專家、教師、企業代表的共同見證下,SRT軟體技術(西北區)產教融合實踐基地揭牌儀式、美雲數字化人才聯合培養基地揭牌儀式順利舉行。
SRT是國內首個突破軟體機器人產學研全鏈條關鍵技術的創新型科技集團公司,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經過長期發展,SRT始終堅持自主研發,以填補國內軟體機器人空白為己任,深知高級技能型人才是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並為此不斷探尋校企深度合作,共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此次SRT軟體技術(西北區)產教融合實踐基地的成立,旨在進一步整合校企資源、加強產教融合,共同推進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方面的深度合作,打造智能製造領域的高端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平臺,助力智能製造行業的韌性發展。
本次論壇收獲頗豐,在一次次熱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論壇專註於智能製造人才培養路徑的探討,並初見成效。大家一致認為,雖然像高質量人才稀缺、人才隊伍結構性過剩與短缺並存等問題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未來通過各方的共同協作,相信一定能突破重重障礙,迎來智能製造人才井噴式增長的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