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新京报:从兴趣驱动到需求驱动,“海星”变为机械臂

“专精特新 ”的科技秘籍
节选自 新京报《“上天下海”背后:孵化“小巨人”需建好生态体系》

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徐  超


像人手一样灵活的“蓝色夹爪”轻轻地抓起茶壶盖,又稳稳地拎起茶杯,注水、泡茶、倒茶,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近日,SRT软体机器人接受了贝壳财经记者的采访。


“即便是摘草莓都能完成自动抓取不破损。”软体机器人研发总监单雪梅介绍,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软体机器人可实现工业生产中近96%异形、易损物品抓取搬运,“秘密”就藏在机器人前端的柔性夹爪上,它涉及弹性体材料技术、结构设计和控制技术,技术复杂度高,目前全球仅有2家公司掌握。


软体机器人的创始团队成员、首席技术官鲍磊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软体机器人源自仿生学,对海洋中的软体生物进行拟态研究,通过使用柔性硅胶材料制成的柔性仿生样机模型,实现水下生物柔顺、连续平滑运动,并搭建出与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机器人系统。


“最开始,我在北航机器人所的实验室团队从事水下仿生鱼的研究,我们发现可以使用柔性材料制作柔性的执行器,从而更好地模拟水下连续体或软体生物的运动模式,后来,我们也加入到软体机器人技术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热潮中。”鲍磊说。


鲍磊告诉记者,当寻求如何将仿生机器人的研究优势转化为应用落地时,他和团队成员最初想到制作仿生海星,但有一天,有人将“海星”的中间部分拎起,让它的五条腿垂了下去,这就变成了一个夹爪,“2015年,刚好有一些从事食品加工生产的企业找到了我们实验室,于是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柔性夹爪确实在食品行业取代重复人手搬运操作具备应用价值,这也是促使我们创立这家公司的原因。”


2016年,软体机器人公司正式成立,作为一家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公司,鲍磊坦言,“做研究时,更多的是兴趣驱动,我们有一些很好的想法想要实现,最后转化成一些科研成果。而做公司时,需要逐渐转化为需求驱动。市场上有什么问题等待我们解决,我们运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制造出一种合适的产品来解决对应的问题。”


鲍磊告诉记者,技术研发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在于软体机器人本身的技术发展尚属于初级阶段,“其大约在2010年才开始兴起,2015年才有第一篇论文定义软体机器人,整个技术领域非常新,尽管已经产生了很多学术成果,但它的技术体系和理论完整性尚不完善。目前,我们所开发的软体机器人新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量实验、论证和交叉验证,缺乏完整的理论支撑,让我们能更明确地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软体机器人公司持续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凭借技术优势,获得了国内外研发专利及科技大奖100余项。


“我们非常专注于这个技术方向,致力于将其发展得更深入、更透彻,并将其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在精确度方面,除了从学校带来大量科研成果外,我们还关注了软体机器人底层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在软体机器人从实验室或原型机走向产品化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非常多的材料参数、工艺和制造技术。例如,如何调配更好的弹性材料,如何使工艺更加规范化,以及产品寿命可靠性的一致性有更高的提升。我们针对各种柔性执行器,搭建了完整的制造工艺流程、规范和标准。”鲍磊说。


鲍磊表示,近两年经开区政府给予了软体机器人很多政策支持,包括研发补贴以及房租减免,“政府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支持,如果企业做不好,就是企业自身的问题。”


据了解,2023年6月,软体机器人完成了新一轮近1.5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金石与神骐资本、灼星基金共同投资。投资者表示,软体机器人公司致力于为工业领域提供整体自动化行业解决方案,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工业行业异形易损物品自动化搬运,还能为企业提供自动化升级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持续关注中国工业自动化升级,也相信软体机器人公司能为中国产业自动化贡献力量。”

咨询热线: 400-186-7770

商务洽谈: srt@softrobottech.com

Copyright © 2016-2024 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2117号-1